2020年3月21日星期六

举报作为“武器”

 
最近豆瓣里挂恨国蛆的文章,里面就写着呼吁一起去举报某某账号,因为某某账号发表了某些和政治相关的言论。然后有人将这帖子整体挂出来表示发帖人是粉蛆,在这个新文章的评论下方,依旧有要去举报对方的声讨。

言论不和的两方,个人以为最佳的方式是陈述观点然后回溯到根本差异点,然后相互理解就此打住,毕竟一旦上升到意识形态,就不存在绝对的对与否。也就是说,目标是求同存异。然而现实中常见的却是从个人开始到祖宗的骂战。而现在相互的骂战却转为相互举报。
通过举报,至少可以让这条言论消失,有时候甚至可以让整个账号的消失。
 
为什么会转为举报?最明显的理由就是,举报是有效且符合规范的。有效就不用说了,而符合规范这点值得深究。因为对方说了一句让你不快或者让你觉得反政府反社会等等,从而你希望对方可以得到一点苦头。把人打一顿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在平台的辱骂也可能会遭到对方的举报而让自己蒙受损失。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参考可举报范围的条款,然后按照这种规范行事。这样,自己还可以站在一个有法可依的平台上,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实际上,我个人默认大众没有去考虑法律是否是正确的或者恶法非法这种问题的闲暇。他们所相信的不过是法律在他们觉得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可以使用的工具,或者,满足情绪的表述为,实现自己所认为的正义(或者良善)的工具。

善用这样的工具,以及最近外国人永居条例时的向官方网站的信箱写信表达意见,都是一种在试图用合理方式去表达自己诉求的行为。这也是在网络时代才会有的转变。只是如果出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无法通过正规途径满足的时候,比如深圳佳士事件这样的悲剧就可能会发生。当然,根据幸存者偏差,只要自己或自己身边没有人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就不会考虑它发生的可能性。即信任有法可依的依然会是大多数

一种观点是批评目前的举报相关条例的问题,即可举报范围不断扩大从而侵害了言论自由。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似乎是一种人们愿意以规范来解决问题的正向态度。而且举报的有效性加强了这种正向态度。

只是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这种规范超出了工具的认知,而成为了一种依赖会如何呢?即,大众十分地信任一种名为官方的审判结果。在最近的各种辱华事件中,拉出各种官媒的言论作为论证(比如小英雄辱华的言论下的评论,可见到共青团都说了XXX”之类),以及在新冠时期官媒所发布的一系列辟谣消息。都在加强这种对权威的信任感。那么,在对政治言论的举报之后,举报成功这种消息无疑是在暗示,以后这种言论都不被官方(权威)认可。而自己的想法有官方作为后台,就越发的确证了它的正义性。

当然实际上,官方或者权威认为是正义的事情,群众就将它当作是正义,无疑也是危险的。想想纳粹或者文革就能明白。而这种不断通过举报产生的对官方正义的依赖,只是不断地在将通过自己判断改成了通过他人代替自己判断。而失去了自我思考能力的群众,正是极权主义得以稳固的基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于初心】从输入到输出

感觉这个博客的主题有一些偏颇了,翻看了一下2016年的那篇,算是明白了什么。 “从输入到输出的意思,源于我接纳知识之后,仅仅停留在接纳的阶段,我疑惑于我没有办法写点什么,我没有评价,我不知道如何去评价。 如果是故事类电影或小说或游戏,我认为每个人想的或做的都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