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星期二

声音的界限


从某次小组讨论“环境噪音”而想到的——

坐电车的时候,首都圈的线路也许感觉不到,越往地方越发安静。也许是中央与地方的区别,也许是中央的外国人太多于是形成了另一种氛围。但不管怎么说,似乎大家会有一种共识,不打扰到其他人是更好的。

就比如,想安静的看口袋书的时候,在旁边那个人总是在整理东西用塑料袋弄出声响,很烦人吧。想闭目养神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婴儿的哭泣声,会惊吓到吧。这种时候,要怎么办才好呢?更进一步,应该制定一个规则,在车上不能发出什么声音吗?看起来这样大家就都可以受惠了,但是什么声音应该被禁止什么声音却禁止不了总是存在争议的。假如说,大家的确都可以遵守这样的规则,于是这样的规则开始执行了,那么没有体验过这些声音的下一辈,又或者是在这样的比较安静的环境中生活了比较长时间的人们,就会觉得那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更加微小的声音开始刺耳,需要再把那些声音禁止掉吗?如果再把那些声音禁止掉,从此往复,那就会形成一个完全没有声音的环境。

人要多么小心翼翼,才能不发出一点声音呢?又或者反过来说,人要在这样几乎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的环境下生活,需要多么小心翼翼呢?而这种小心翼翼导致的神经紧绷,如何发泄呢?一个日本人回答说,去唱歌吧。在这么一瞬间,我突然理解了日本人为什么这么需要卡拉OK,为什么喜欢在居酒屋中喝完酒开始发泄。不仅仅是电车吧,在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会注意到“不要给他人添麻烦”的日本人,总会因为过于小心翼翼,于是压抑着自己本来想说想做想展现的东西,努力地变得像一个模板里刻出来的拥有着最佳的“礼仪”的人一样。而达成这样的“标准”人设,也是会有代价的吧。一个地方的压抑需要另一个地方的释放。反而因为存在周五居酒屋这样哪怕变成神经病都没有人管你的把酒言欢的场所,才会导致平时更加卖力地成为一个“标准”的人设。这也是一些在日本生活过的中国人产生了日本人无法交心的印象的原因吧——平时的日本人,因为活的不是他自己的样子,所以没有那么真实。

于是,这种滚雪球一样不断地为了不添麻烦而禁止的行为,让我感到了一丝丝害怕。一旦有了一个人想要设立一个禁止的规则,大家选择默认他的合理性,那么就会导致之后的规则因为有了先例而更加顺理成章。而这其中,总会担心缺少了一个限度。塑料袋的声音很吵,那金属碰撞的声音呢,拉拉链的声音呢。而反过来去想,何必呢?如果这些声音都存在,真的有那么干扰人吗?就比如曾经的绿皮火车的宽容。我能看到这是日本人想去实现的文化,也是一部分中国人想去实现的文化(或者他们更希望把这个叫做文明礼仪),而在我看来,那种喧闹的干什么都可以的绿皮火车也是一种文化,哪一种更好?无法判断。是在这个环境中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同时给他人添了麻烦但是因为他人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体谅了这个人给自己添的麻烦更好,还是在这个环境中大家都宁愿忍着不去做自己想做的可能会给他人添麻烦的事情然后憋着都没有给他人添麻烦更好?每一个群体都会有他们自己的选择吧。换句话说,如果这个群体的选择不适合你,那么比起道德批判谁高谁下,不如换一个群体更加舒适。

而我偏向于,通过冲突,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吧。有另一个例子,大学宿舍里常见的矛盾,一个室友A想睡觉,但是同时另一个室友B在打游戏。一般的认为都是,睡觉比打游戏更重要。但是,为什么不可以认为,打游戏比睡觉更重要呢?换成更加中肯的一对就是,A想安静地呆着,并不一定是想睡觉,也不一定是想学习,还可能是想娱乐比如下象棋什么于是需要安静地动脑,而B想唱歌,此时此刻想唱歌,也并不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悲伤的事情一定要发泄,但是就是突然有一种冲动想要唱歌。这种情况又如何呢?我是无法去评判这种时候就是谁一定要做什么就是比另一个人做什么要更值得的。因为实际上,比起哪一个人的行为更值得去做,更加重要的不应该是,这种情况下两个室友应该如何相处的问题吗,也就是协商。这一次因为B知道A需要安静所以B决定去卡拉OK,下一次因为A知道B想唱歌所以A决定去图书馆。虽然实际执行起来的确是挺困难的吧,但是如果不尝试去理解对方之后解决问题,只是靠规则的强制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会变得生疏和虚伪吧。

有些遗憾的是,现在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愿意花很多时间去关心他人的事情,而是只顾着自己没有失去利益就好,就比如如今大城市的形成和伴随着这种进程的人与人之间疏离感的产生。没有人们去参与的制度形成总会有变得越来越离谱的可能性,而能够选择向哪个方向发展的,就只有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感的连接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于初心】从输入到输出

感觉这个博客的主题有一些偏颇了,翻看了一下2016年的那篇,算是明白了什么。 “从输入到输出的意思,源于我接纳知识之后,仅仅停留在接纳的阶段,我疑惑于我没有办法写点什么,我没有评价,我不知道如何去评价。 如果是故事类电影或小说或游戏,我认为每个人想的或做的都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