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电影综述(我只想提出问题)


当人们在谈论或者评判一个电影好坏的时候,他们是以什么根据去评价的?

我没有学过电影专业的相关知识,要说最近看的专业书籍,也不过是三年前好奇的时候看的一本艺术手法,说实话,目前已经没有印象了。同时,大部分人都不是专业的影评人,而从专业角度去说分镜什么的,大部分人想必也不会懂。那么对于大众而言,一部电影的好坏,究竟是怎样去判断的呢。同时,为什么会存在所谓的精彩的影评,什么样的影评叫做精彩的呢。(如果说,影评说出了电影中没有说出的部分,那么亦可以考虑说,这只是影评中的擅自猜测,而电影中并没有体现。)
在这里忽略所谓的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事项,因为涉及到电影院里会发生的不可描述的事宜,不在看电影的讨论范围内。同时基于这样的事实,很多人会在家中看电影。
从一般人的眼中,电影的好坏似乎只在内容上。 一者是华丽的表面特效(惊悚、魔法或者动作片),一者是深刻的故事内涵(可能是体现了某种情感或者是揭示了现实或人生的深刻意义)。就表面特效,更有甚者为端游,还可以亲身体验,为什么人们要去看电影而不是玩游戏?就深刻的故事内涵,文学或者小说中表现的更多,或深情或讽刺,而且电影受限于演员的表演甚至于画面的误导,为什么人们要去看电影而不是看文章?
当一个人并不想玩游戏或者看小说而是选择看电影的时候,他究竟是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的?
可能电影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被动。被动的去接纳,导演都安排好了,也不需要自己去动手指去改变(游戏内容上)或者翻页(小说形式上)。我唯一能够理解的,就是它形成了一种坐享其成的放松形式。
这称之为消遣。可是去评论谁玩的游戏更高级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更重要的是,自己玩的开心就好。既然如此,对电影的评价也是自己看得开心就好,并不存在一个大众价值所向的统一观念。那么我觉得这个电影很好,因为我看得很开心(很感动或类似自己想体验的情感自己的确体验到了),这样的话语为什么不应该是最好的影评?同时为什么要根据他人的影评去选择电影,毕竟每个人的体验不尽相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于42

将高维度的、本质复杂的事物映射到低维空间(比如人类语言、逻辑、线性模型)中,会导致信息的压缩与扭曲。而若不做这种映射,人类根本无法意识到它、处理它、甚至无法讨论它。 我觉得42是对试图理解高维想法的一种讽刺。 当人类试图理解一切,解释一切的时候。人类以为的理解可能仅仅只是在对难以...